2011年6月17日

音準

二胡的音準問題是二胡學習和演奏中常常要遇到的。平時練習音階、琶音等基礎練習,就是為了建立牢固的音準記憶動作。那麼,二胡的音準問題為什麼這麼突出,為什麼在練習時要加倍注意音準問題呢?

因為二胡屬於絃樂器,絃樂器不像鍵盤樂器,其音準都是由調音師事先調好的,因此,良好的音準要靠每個人自己掌握。在絃樂器中,又分為有品的絃樂器和無品的絃樂器兩種,像琵琶、吉他等都是有品的,因此其音準也相對比較容易掌握,只要將手指沿著按緊弦即可。像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都是沒有品的,因此,音準都靠演奏者自己掌握,學起來相對就較難一些。

但是,像二胡這類無品的絃樂器因為音準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更加能夠對音準進行精細的控制,使琴聲更加動人心弦,這又是這些樂器的優勢了。所以小提琴被稱為「交響樂隊的皇后」,二胡被稱為「民樂之王」,其原因之一,也就是因為他們的表現力為一般樂器所不及的緣故。

如何在二胡上拉準音呢?這就是我們這堂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應該培養你的視唱練耳能力,加強你的「心聲」的準確性。很多人拉不準音的原因是因為平時對音準缺乏足夠的精細分辨能力培養,導致在拉二胡時不知道自己拉不準的原因到底是高了還是低了。缺乏正確判斷,當然也就不容易拉準音了。

加強「心聲」的辦法第一就是多唱歌、多唱樂曲的主題旋律,讓美好的旋律在你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以便於學習二胡時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習專門的視唱練耳時,更要注意每個音高的細微差異,加強記憶音高的能力。第二是多記空弦音,讓空弦音高成為後續各音的參照,時時加以比照。兩點歸結為一點,其實就是加強音準的記憶能力。

其次,要注意樂器的性能。每次拉琴前,要注意將空弦音校對準確。注意在調弦時,一邊擰動琴軸,一邊要將琴軸向內抵,以使調準的音不再跑動。調好之後再壓壓弦,以使張力傳遞均勻。只有空弦音是準確的,由此建立的按弦音才有可能準確。

也要注意內外弦的粗細比例。檢查的方法就是調好弦後,按住任何一個位置,看看內外弦是否都是五度關係,如果是,這才說明內外弦粗細比例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也看到,有時市場出售的一些琴弦,粗細比例往往有輕微不對,特別到下把位表現更突出,這時,就應該微動內外弦按弦的位置來加以補救。如果內外弦粗細比例嚴重不對,就應該趕緊換一副新的品質有保證的弦,以免自己的音準感覺受影響。

此外還要注意琴桿不能過於歪斜,琴頭向左歪斜厲害時,空弦音會偏高些,向右或向前歪斜過分,則容易偏低,所以要注意正確的琴桿位置。

樂器性能方面還要注意千斤的問題,一是紮千斤要牢固穩定,不要有串動現象,否則,調好的空弦,向外一推,外弦就偏低,內弦偏高,再向內一推,內弦偏低,外弦偏高,這怎麼能拉準音呢?二是千斤紮得不能過高或過低、過窄或過寬。要適合自己的手的大小,使自己的手指按弦感到比較舒服的位置。如果過高,則手指指距過大,非常難以控制音準。過低,又因為下把位指距太緊,同樣音準難以控制。

第三,注意平均而穩定的按弦力量。由於二胡弦後面沒有指板(這與小提琴不同),因此手指在二胡弦上的力量可大可小,有的人因為用手指壓力偶爾調節了音準,就以為這是一個好辦法,其實,這樣做後果相當嚴重,按弦力量忽大忽小,毫無規律可循,這樣就會使按音點忽上忽下,遊移不定,結果就是音準混亂,所以按弦力量平均而穩定是左手其他各項技巧的前提,萬萬馬虎不得。

第四,注意指距和手形。平常我們常用的指距為以下三種:二三指呈半音,其餘呈全音關係;三四指呈半音其餘呈全音關係;一二指呈半音其餘呈全音關係。著名二胡演奏家陳軍來常熟講學時曾依次概括為「一二一、一一二、二一一」三種指距,我覺得這樣概括挺形象生動的,因為全音關係的手指就如同單個的「一」,而呈半音關係的兩個靠近的手指就像「二」字。以上這三種指距,一四指的音程關係為純四度,經過長期練習,這個純四度外殼以及內部三種不同的指距關係就會如同「尺規」、「圖章」一樣穩定,使我們的音準達到相當熟練穩定的程度。

指距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手形。手形不確,指距也不容易準確。正確的手形應該是一二三四指由內向外依次排列,絕不可橫過來由上向下排列。即常說的「手心向下」,而不是「手心向內」。我平時常用這樣的比喻啟發學生:一把摺扇的扇葉只有疊放才能打開摺扇,如果扇葉橫放,則摺扇的扇葉就會被撕裂。因此,「手心向下」的手形是掌握良好指距的前提。

一般說來,「一二一」的手形因為比較符合人的生理特徵,所以相對比較容易做到,「二一一」的手形,則因為二指和四指呈大三度關係,而較難以完成,這時,可適當讓二指向後上方仰一些,以照顧先天不足的四指。「一一二」的手形,應注意讓三指主動向下伸張一些,以靠近四指。

指距的相對距離因把位的上下而變化,越往下,指距會整個相應變小,所以應該加強各把位的音階練習,以熟練掌握各把位的指距感覺。

新近創作的二胡曲,一四指呈「增四度關係」(即各手指間音程關係均為全音,可概括為「一一一一」的手形)的情況、呈「小三度關係」(即各手指間音程關係均為半音,也可概括為「四」的手形)也不乏其例,因此,對之也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在練習各種指距的音程關係時,要注意按弦手指和其他手指的關係。一般採用「保留指感覺」比較好。什麼是「保留指感覺」,就是說一個手指在按弦,其他手指好像在相應的指距關係位置上隨時待命,雖然沒有按弦,但感覺就象隨時可以按到自己的位置一樣。這也就是我上文中所說的「尺規感」、「圖章感」的意思。

第五,注意換把時的音準。有人認為換把很難,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對原把位和新把位的位置沒有清晰的概念。換把,其實質就是由一個位置準確到達一個新位置。因此,換把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在換把的過程中,要減小阻力,以使移動過程通暢。

但是換把也確實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使在原把位上建立的良好音準又前功盡棄。因為換把前往往有一種不願動的「惰性干擾」,換把時又有想繼續往下走、不願停的「慣性干擾」。因此,克服這兩種不良的心理是正確換把的關鍵。

掌握換把的兩個關鍵點是,一,虎口要跟隨食指的按音點,說是虎口,其實是指大拇指。有人說,只有靈活運用大拇指才能最終正確掌握拉琴的各種技巧,確實如此,換把時,大拇指快速跟隨、有時甚至是主動前行於食指,才能順利的進行換把。二,上行換把和下行換把區別對待,快速換把和慢速換把區別對待。上行換把時,前臂帶動手腕上移至目的地,下行換把時,手腕先做一個上提的動作,以減小虎口在琴桿上的阻力,然後由前臂帶動下移至目的地。在慢速換把時,有一個手腕先行的感覺,以加強換把時聲音銜接的柔和感,而快速換把時,左手手指、手腕、大小臂形成一個整體,快速直上直下,如同雜技演員由這根鋼絲起跳一躍而抓住另一根鋼絲那麼準確、迅速。

第六,要注意右手的感覺不能蓋過左手。過去我曾經說過,左手的感覺相對於右手要弱很多,如果右手不注意節制,將會發出很強的音頭或作出很魯莽的換弓換弦,這樣都會直接影響音準。因此,注意力的分配一定要讓左手占強勢,使音準感覺牢固樹立。而且,樹立以後還要注意保護,養成一種習慣,這樣才會最終學好二胡。

http://www.erhuart.cn/wxl/11.ht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