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介紹左手技術中一些裝飾性的技術。
先來說說滑音。
滑音顧名思義就是左手手指在弦上滑動時發出的音。這看上去很簡單,但是我們知道二胡音樂是人類歌唱的模仿,而歌唱的背後又是為情感所驅使的,因此對於滑音的演奏,應該首先追究其使用的原因,並首先在心中深入揣摩,這樣才能真正演奏好。
滑音按演奏效果分為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等。
上滑音就是從某個不知名的音向上滑到本音,效果類似於普通話四聲中的第二聲「陽平」。一般用「↗」(或箭杆稍帶弧度)來表示。演奏好上滑音要注意好兩個問題:第一,滑的過程是虛的,直到到達本音手指才實按在弦上,這跟換把的原理有些類似。第二,除一般常見的不用標注的上滑音,起始點為本音上方小二度以外,有標注的上滑音起始點應該選擇五聲音階中的某個音,如「↗5」可選擇「3」作起始音,也可選擇「2」(北方風格、蒙古族風格樂曲會常用)。有的人演奏的上滑音聽上去有點怪,也許就是因為他選擇的起始點不在五聲音階的範圍內。
下滑音則是從本音向下滑到某個不知名的音。如果說上滑音的重點在本音的話,那麼下滑音也一樣,重點也是本音,即起始音才是重要的,向下滑的過程則是虛的。這樣的效果類似於普通話四聲的第四聲「去聲」。下滑音一般用「↘」 (或箭杆稍帶弧度)表示,如「5↘」表示由「5」開始滑向某個不知名的音。下滑音滑向的音因為是虛的,所以沒有特別要求。演奏時要注意本音站穩後。滑動過程要虛,配合右手的運弓,尾音千萬不能拖。多體會去聲的感覺或呼喊時尾音的下落感就會加深對下滑音的理解。
有時上滑音、下滑音的幅度會超過五度音程,形成「大滑音」,這時候一般譜子上會標明起始點和目的點。大滑音往往跟情感的強烈表現聯繫在一起,因此,可適當誇大滑動的過程。
在南方樂曲特別是江南絲竹中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墊指滑音」這一滑音技巧。墊指滑音的方法是先按住起始音,在按住起始音的同時,相鄰兩手指在琴弦上作保留指。然後兩個手指靠近過來,由手心帶動,起始音按音手指漸離琴弦,隨之是相鄰的手指離開琴弦,最後一個手指仍保留弦上,得到本音。演奏墊指滑音的注意點是,作保留指並最終要擔任本音演奏任務的那個手指在上方手指依次離開琴弦的時候,指尖要向相反方向稍稍移動一點點,這樣會補充由於手心帶動所引起的音位偏離,從而得到準確的音。比如由「5」到「3」的墊指滑音,在四指和三指依次離開琴弦的時候,二指指尖要稍稍向下挪動一點位置,這樣的「3」才不會偏低。
讓我作一下更詳細的解釋。還是用由「5」到「3」的墊指滑音舉例。假設按「5」和「3」的四指和二指在起始的時候都按在準確位置,然後手心向上拎起,帶動四指離開琴弦,緊接著是三指離開。這時二指由於手心向上拎起了,在弦上的壓力必然減小,並且手指尖按弦點也隨之轉向指腹,造成音位變低。這時當然要將二指向下伸一點以彌補音位偏低的不足了。
回滑音的意思是由本音開始,經過較低或較高的音,再回到本音。一般經過較低的音用得更多些。回滑音演奏時,一般來說,兩頭的本音要實,中間的滑音要虛。當然也要根據樂曲不同的情緒靈活處理。
總的來說,二胡上的滑音是對人們說話時的腔調的模仿,因此,演奏滑音前,要認真讀譜唱譜,多多揣摩滑音背後所隱藏著的語氣感,這樣才能演奏出合情合理的滑音來。
下面談談顫音。
顫音是在按住本位音的同時,下方手指在弦上快速擊打琴弦而形成的一種裝飾性效果。按顫音密度大小、擊打音與本音音程的寬窄可以演奏出諸如活潑、緊張、華麗等各種效果。如果顫音密度大,加上音程窄,造成的氣氛就比較緊張,如果密度大而音程寬,則活潑、詼諧,等等。
演奏顫音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手指主動起落,這時,主要是掌指關節的動作,這樣的顫音比較清晰乾淨。另一種是手掌煽動,手指被動起落(與手腕揉弦的動作一致,只是下方手指要碰到琴弦),這時,主要是以手腕為軸心的手部擺動。這樣的顫音靈活鬆弛,但清晰度差一些。
顫音演奏的注意點是,結尾音一定要落在本音上,不然得到的就好像不是本音的顫音了。
下面再說說倚音。
倚音也是二胡左手技術中一種常用裝飾性技巧。它按與本音的音程關係也可以分為上倚音和下倚音兩種,按數量的多少則可以分為單倚音複倚音、多倚音幾類。
倚音演奏的方法是以較短時值演奏倚音,然後本音手指緊接按弦。應該來說不是很難,但是因為倚音佔用了本音的時值,因此演奏時要注意節奏的準確穩定,不能因為倚音的加入破壞節奏。
演奏倚音還需注意一個問題。這裏不知道有沒有學習西洋樂器的同志。西方樂理教科書認為,倚音從強弱關係上來看應該比本音弱。我覺得這是針對西方音樂而言的。中國音樂絕大部分則是倚音反而要演奏得強一些,起碼與本音一樣強。特別是演奏下倚音(倚音比本音高)時更該如此。原因是下倚音的效果類似於中國四聲中的去聲,去聲總是字頭強而字腹字尾弱的。試舉一例。大家唱唱蘇州民歌《大九連環 姑蘇風光》的第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上」字,是否覺得字頭更強一些?因此,在演奏《江南春色》的主題時,應該將高音do強調出來,而不是後面的la。這說明,我們學習的「基本樂理」等知識有的是針對西方作品的,對中國的音樂不見得普遍適用。所以大家要多動腦筋,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來自:http://www.erhuart.cn/wxl/14.ht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