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身體動作、呼吸

這一講我們接著兩手配合的話題,來談談身體動作以及氣息與兩手配合的關係問題。

先說說身體動作。

我們知道,要將心裏的美好聲音化為實際的美好琴音,中間需要很多環節,我以前打比方說過,兩手有如戰鬥中的戰士,而手腕、大臂小臂、腰肩各相當於班長、排長、連長、團長、旅長什麼的,而總司令非大腦莫屬了!因此,手腕、大小臂、腰肩等部位的傳送非常重要。我們常說,二胡演奏要講究一個「通」字,這個「通」,就是指思維與手指動作的中間環節要打通,不能有任何阻隔。否則,演奏就不能「得心應手」,甚至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產生!

如何使得中間環節前後貫通呢?這就也像打仗一樣,各中間環節要在「主動」與「被動」間靈活機智地調節,有時要服從大局隨行,有時又要主動出擊,以為手指動作創造更為理想的力量預備。

下面分別說說腰肩和大小臂的動作規律。

在右手做大幅度的、力度大、比較剛硬的拉弓動作時,為了取得一種動勢,腰肩應該做逆向的向左側旋。而做同樣要求的推弓動作時,腰肩則應該向右側旋。比如,《秦腔主題隨想曲》的開頭,《江河水》的引子等。

這應該不難理解,打過乒乓球或玩過飛碟的人都知道,要想使接球「穩准狠」,所採取的就是這樣的動作以「蓄勢待發」,動作才會到位。

右手在做幅度比較大但比較柔和的拉弓時,腰肩隨行,也就是同向運動,以「順水推舟」。如《江南春色》的引子,《姑蘇春曉》的慢板等。

左手在做一些幅度比較大,速度不太快的由低而高的換把時,腰肩隨之向下沉,到位後再恢復成自然狀態,如《病中吟》、《懷鄉行》的片段;做同樣要求的由高而低的換把時,腰肩則順勢向上提,到位後再恢復成自然狀態,亦如《病中吟》的最後的大換把。

有時,左右兩手按上述要求所作的動作有些矛盾,這時,就必須分清主要和次要矛盾,以解決主要矛盾為主。比如,《月夜》的第三段,大換把和快速大幅運弓,在樂句的句首,為了強調句首重音,起弓就顯得重要些,因此,腰肩需要做「蓄勢待發」的左右逆向動作,而這之後,則是頻繁的換把音準顯得重要了,因此,腰肩的上下動作又居於主要地位。

當然,如果刻意地分析這些中間環節的動作,鑽了「牛角尖」,甚至本末倒置,也許不僅不會幫助你的琴藝提高,反而會弄得像「邯鄲學步」一樣,無所適從。因此,如果你在腰肩和大小臂上感覺不夠通暢,記住「有效、輕鬆、美感」的總體要求,而不斷調節自己,甚至放下二胡去打打球,玩玩飛碟、沙包或其他小的活動,也許會讓你茅塞頓開呢。想當年伯牙學《流水》三年還沒學好,他的老師成連不就是讓他「聽海濤之聲」才有所頓悟的嗎?同樣的例子,還有張旭悟得草書真訣,就是因為看了公孫大娘舞劍。因此,適當地放一放二胡,帶著問題去玩玩其他東西,也許就會「觸類旁通」。

再說說呼吸。

呼吸可以說是歌唱或者樂器演奏的生命。所以音樂家包括器樂大師無不研究揣摩呼吸。我如果在此將呼吸真諦一一道來,恐怕幾天幾夜也說不好,因為每首曲子有每首曲子的呼吸,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呼吸規律,每個民族、地區的音樂風格不同,呼吸規律也不太一樣。但是,仔細分析,這中間還是有一些共同的原則可以遵循的。我按自己的理解先做一點闡發,以後在講到具體作品時還會進一步說明這些問題。

第一,呼吸的方式,有深呼吸,有淺呼吸,還有暫時的憋氣這樣幾種。在平常,我們的呼吸往往都是淺呼吸,所以這不需要訓練。而深呼吸和憋氣就需要專門的練習。深呼吸又稱之為「胸腹聯合式呼吸」,感覺吸氣要吸到肚子甚至所謂「丹田」(臍下三指),呼氣則是徐徐呼出而不是「洩氣」式的,因此,這種呼吸比起平常的呼吸來,更需要一種持久的練習才能獲得。

怎樣才能練得深呼吸呢?我過去學過聲樂,有一定的體會,我覺得吸氣時,小腹是內收的,而上腹鼓起,呼氣時,腹部肌肉產生抗力,以不讓氣息很快泄掉,而是慢慢放出。可以用「聞花」來體會深深的吸氣,而用所謂「躡手躡腳」、「大氣不敢出」來體會有腹部肌肉支援的呼氣。

如果你練過瑜伽,這一深呼吸原理就更好理解了,因為瑜伽就是要訓練慢功,特別是「深呼吸」的技巧的。

憋氣,則是快速吸氣後腹部肌肉包括口鼻肌肉產生暫時的緊張,以不讓氣息漏掉或憋住不吸氣。會游泳的人對憋氣可能體會更深,我這個「不會游泳的教練」就不獻醜展開了。

這三種基本的呼吸方式在二胡演奏中均要用到,特別是深呼吸和憋氣。在具體使用時,快吸慢呼也許是使用最多的一種呼吸方式。因此,你可以訓練自己,快而深地吸一口氣再慢慢呼出,從三四秒到七八秒不等。憋氣訓練則可以練到十秒以上。當然了,並不是說時間越長越好,只要在實際演奏中夠用就行。實際演奏中往往慢呼的極限也就只有七八秒鐘,而憋氣也許只有十來秒。

第二,呼吸的平衡,往往在深吸後需要較長時間的呼氣,呼氣比較徹底後需要快速的吸氣。憋氣後需要快速的呼吸以保持平衡。一味的深呼吸或憋氣,不僅使人感覺比較累,也會損傷你的呼吸系統。據說一代歌後鄧麗君就是得肺氣腫而死,這就是因為她唱歌時,喜歡用「揉腹」氣息,也就是氣息自然呼完後她還再用腹部肌肉支撐著呼一會,以得到「鄧麗君式的顫音」,但事實證明這樣是有害健康的。我們學二胡原本是為了愉悅身心,延年益壽的是吧,可別因為學二胡方法不當而折損天年,那樣肯定划不來。

第三,氣息的深淺是受樂曲的樂句長短決定的。因此,合理地給樂曲劃分樂句,是取得合理呼吸的前提。為了體現樂句的合理性,就必然要設置相應的弓法。所以,二胡演奏家或者世界著名弦樂演奏家無一不是悉心研究弓法,其道理正在於此。往往一個好的分句,會造成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從而給音樂增色。這裏我舉兩個不是二胡曲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笛子演奏家俞遜發的,他在演奏他和彭正元合作的笛子名曲《秋湖月夜》時,有一句氣息處理特別棒,




一般人可能在這裏吸氣:




而他是這樣處理的:




很明顯,演奏家的處理使人感覺意境更為深遠與寧靜。

第二個例子是南京師範大學聲樂教授俞子正的一個演唱範例。俞子正在演唱田豐為毛澤東詩詞譜曲《沁園春.雪》時,有這麼一句:














一般人唱「萬裏雪飄」時可能這樣唱:




而俞老師的呼吸在這裏:




明顯感覺氣勢恢宏多了!

所以,用心揣摩呼吸和句法吧,它是讓你的演奏具有「生命力」的極其重要的因素。只有在合情合理句法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合理的兩手配合,也才能達到琴音動人的效果。

本文:http://www.erhuart.cn/wxl/17.ht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