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怎樣提高練琴的效率

文:趙寒陽


對於二胡學習者來說,練琴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保證一定的練習量是必要的,但有些學生在練琴上所化費的時間和演奏水準的提高常常不成正比。因此,怎樣提高練琴的效率,在二胡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下面僅就自己的經驗對如何提高練琴效率談談自己的意見:

1.首先學習者從內心深處要自願做這項工作,並在練琴中有意識地去尋找樂趣。如果在練琴時感覺到厭煩、乏味,可暫停練習做一些適當的調節,以恢復奮鬥的興趣相信心。如果把練琴作為沒有趣味的、被迫進行的活動,就會使自己產生壓抑感和厭惡感,從而大大降低練琴的效率。

2.練琴要講究方法,儘量避免一遍又一遍盲目地「過」曲子。對於樂曲中的難點要單獨抽出來重點練習,而容易演奏的段落則不必多費時間。此外,練琴一定要由淺入深,精神集中,寧慢勿錯,儘量減少錯誤的發生次數。練琴時如果常將樂句(尤其是快速的樂句)奏得結結巴巴,那麼在正式演出中出錯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地增加。根據心理學測試表明,正確動作的發生次數要三倍以上於錯誤動作的發生次數,才能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說減少一次錯誤的發生,就等於節省了三次的練習時間。

3.練習的目的要簡單、明瞭,一次達到一個目標,過多的練習目的反而會導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4.提倡看譜練習,並在譜上做各種要求的詳細標記,這樣可充分開發視覺器官的作用,一方面能避免在練習中疏漏已知的音樂要求;另一方面能加深樂譜的圖像記憶,使演奏者在舞臺上動作記億萬一遺忘時,能憑圖像記憶順利渡過「險關」,取得演出的成功。

5.當遇到久攻不下的難點時,切記不可急躁。此時一味地增加練習量是沒有好處的,這時應該停下來靜心地尋找原因,問題常常出在不被注意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仔細地分析,找出關鍵的所在,或請教一下專家,或換一種練習方法試一試,或者就乾脆暫時放一放,過一階段再說。只要經常開動腦筋思考,總有一天問題會迎刃而解的。這大約就可叫做「頓悟」,它是大量思考和實踐的積累所產生的思維的飛躍。

6.合理分配練習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分段練習的效率比集中練習要高得多;而且當一天的學習量達到飽和以後,再輸入同類的資訊只能抵消已經學到的內容。所以,每次練琴的時間不宜過長,尤其是低齡兒童,更要注意練習中的小間歇。在休息中最好做些和音樂無關的活動,這樣既能使大腦皮層交替興奮,達到調節神經的目的,還能避免和練琴的內容互相干擾,以保持記憶的清晰度。每個人一天的練琴飽和量各不相同,這就要靠平時的摸索來掌握了。一般以練琴後不感疲勞、厭煩或肌肉酸疼為宜。

7.化整為零的練習方法。如:文化課考試、頻繁的演出等等,練琴時間減少,這時可根據情況,選定一套《每日練習》,其內容包括長弓、音階、琶音、活指、兩手配合、換弦、跳把,以及自己的薄弱環節等,每天抽空練習二十分鐘至半小時左右,就可以保證演奏技術不致倒退。另外,要學會利用平時的零散時間進行無琴練習,如:吟唱樂譜、集中思想默想演奏時的情景和動作、浴心體會演奏的感覺和音響;或利用各種代用品(如在手臂上、小棍上、桌面上等等)進行練習,這樣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8.一個人在學習道路上,過一階段就會因自己的觀念、習慣等因素而形成一種藝術上的「外殼」(固定模式),它使你的演奏缺乏新意,阻礙你專業上的進步。此時,就要開動腦筋,尋找突破口,更新觀念,改變習慣,打破自己藝術上的「外殼」。如同蛇每年都要脫皮,每脫一次皮,就長大一圈一樣,二胡學習者每打破一次演奏習慣的「外殼」,就能在藝術上進一大步。演奏上的成熟是每一個學習者都努力追求的,但過早的成熟卻不見得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它常會使演奏者在藝術上固步自封,難以進展。猶如一隻熟適了的小蘋果,不可能再長大了是一個道理。

以上文章轉自中國二胡藝術網:http://www.erhuart.cn/article.asp?id=87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