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長弓的練習,不一定非要追求一弓能拉多長時間,因為從實用性來看,樂曲中鮮有一弓能持續4、50秒的音符、樂句甚至樂段。關鍵是要練習運弓「平」、「穩」、「實」。
所謂「平」,即弓毛與琴弦要成直角、弓毛與琴筒前端(蒙皮部位)要儘量成直角,不管弓尖、弓中、弓根均如此。
所謂「穩」,即練習時要追求一弓聲音的力度均勻,不要忽強忽弱、漸強漸弱,這是一般要求,高層次的力度變化練習不在此例。
而「實」是最重要的。運弓實不實,關鍵是找到一種感覺:不管弓拉得多長、多慢、多弱,弓與弦之間要有一種「澀澀的」手感。現在還沒有找到用什麼準確的名詞來規範這種感覺,有的胡友稱之為「掛弦」或「咬弦」等等,不過「吸弦」似乎更貼切一點。總之弓與弦的摩擦不能「滑」從而「虛」。「實」、「吸弦」的感覺不必用多大力,有時用力大了效果適得其反;但根據我自己的體會,這個感覺沒有一定量的練習是找不到的。建議胡友每天能花5~10鐘拉一下內外弦的慢長弓,估計在不長的時間內就能找到這種感覺。
這種感覺不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是找不到的;當練習者真切地有了這種感覺,運弓練習才算是進入了正確的軌道。然而對「實」的感覺及對其的掌控能力,是有程度高低之分的,因此還需要對「實」進行深化練習,達到對弓子的運用自如、從而感覺不到弓的存在、從而無招勝有招的高級境界,但那大概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了。
「平」、「穩」、「實」是相輔相成的。「平」、「穩」是對運弓動作的要求,「實」一般建立在「平」和「穩」基礎上;前者做得越好,就越能達到後者的效果;反之,大凡「實」的音,一般也是從「平」和「穩」的運弓中發出的。當然,演奏家們的「實」,不一定是很平很穩,那是他們長期練習的功力所致,是無招勝有招的表現,絕非一蹴而就。打個比方:剛學開車,師傅一定用十分規範的動作來要求你;一旦學會,通過長期行駛,你的動作不一定就十分規範,然而開車技術絕對比初學時好得多。
對於運弓本人深有體會,僅管練習多年,總感到握弓姿勢彆扭,但又不知道錯在什麼地方,偶爾有一次看到網站上武善文老師的解釋,說運弓要把弓「端」平,弓杆略高於弓毛。那個「端」字讓我似乎有了點感覺。無怪我看演奏家在拉琴有時很自然的把弓子端離琴桶來換弓。我按照這種感覺來練習,果然效果很好,感到手對弓子力度控制比較自然了,有時也有了點您說的那種感覺,所以我認為,解釋技術在沒有辦法示範的情況下,這種畫龍點睛式的解釋對業餘愛好者的作用是很大的。謝謝老師。
另外,對您提到的問題,先說點題外話。先從持弓問題討論起。
首先,關於持弓方法,各種教科書對此都有詳細的講解和說明,那是權威的東東,應引為準則。
其次,從我自己練琴的體會:
第一,持弓應當遵循「輕鬆自然的原則」,就像我們吃飯時拿筷子那樣;
第二,我認為弓毛的鬆或緊或不鬆不緊,只是一種習慣,無對錯之分;
第三,從學琴的角度講,弓毛的鬆緊關乎演奏的技巧和風格掌握的難易。比如,相對來講,弓毛鬆有益於表現細膩,但彈性不足,不利於自然跳弓等技巧的學習;弓毛緊一些反之。但練習到一定程度,這些似乎都不應該是什麼問題了。
第四,不管弓毛鬆或緊,手型都應該相對固定。進一步說,不管拉內弦、外弦,持弓的動作不應有大的變化;內外弦轉換時,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第五,由於持弓應該是一種輕鬆自然的狀態,因此在運弓時,注意力要集中到弓毛的運行軌跡上,而不要集中在如何持弓上;從意念上講,是「手從弓」而不是「弓從手」。
如果以上說法能成立,則回到問題的討論上來。我認為拉外弦時中指、無名指最好不要離開弓毛;但由於原則上拉外弦時力源是弓的重量、手臂的重量及動作,它們到達弓弦交點時是一種的自然傳遞,因此這兩個指頭只是輕輕摸在弓毛上,不能用力;這樣做弓毛走的軌跡照樣可以直的,而且我自己的感覺是更容易走直的,不一定非要「將弓毛扣直」;這樣做的依據:「自然的原則」、「手型相對固定」、「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儘管如此,同論壇中其他胡友一樣,通過若干年的學琴,還是可以談談自己一些體會的;但僅供交流,不足為憑。作為學琴者,自己心裏要有桿秤,千萬不要被誤導。
本文改自:http://bbs.huain.com/viewthread.php?tid=106572&extra=page%3D7
2012年6月9日
改揉弦
為什麼叫改揉弦?因為我們業餘的學琴都先後開始了自己的揉弦。開始專業的指導還不容易走形,否則揉弦在左手是個最容易千姿百態的。換句話說,「一出手就看有沒有」的看點之一也在此。我也是個被改造者,下面把我改造過程中的困惑和解法聊聊,給大家一個信心和相互研討。
一、先練壓揉還是滾揉?
開始學的,先來滾揉,先練壓揉的後來改的,難度大一些。滾揉的動作完整性好,並且已經包含了壓揉的元素。以後練他更加容易。
二、要用多少時間?
一般的單體練習三個月左右就可以自如的有了。要在演奏中習慣的運用,需半年時間。中老年人的第一關節因為手型、和靈活程度不同。時間要長一些。
三、滾揉的最關鍵的標誌性區別?
關於滾揉的方法有很多介紹和講解,不在此重複。只補充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
滾揉是需要上下擺幅的。這個擺幅需要根基、轉動軸、力源、活節四個因素:
(1) 小臂是根基。
是相對固定體,觀察一下專業的滾揉,他基本是不動的,這是業餘的最容易錯的地方。有的通過小臂搖動為動力,這樣做容易引起琴杆晃動。有的小臂很吃力很累,原因是沒有找到真正的發力點。改進方法:右手抓住左手小臂先強行固定,感到小臂不再費力瞎忙活了鬆手!找剛才的感覺。要反復的體驗,體會那種小臂放鬆手掌獨來,就有了!
(2) 手腕是轉動軸。
手掌擺動的活動點在手腕。手腕活動這個沒有什麼難的。難就在於不受到其他牽制的雜力干擾。很多揉弦的文章沒有講明滾揉發力的主體。容易理解為手腕發力,如果手腕發力就緊。一緊就硬,一硬就雜,一雜就死。因此放鬆和正確的發力是關鍵。
(3) 手掌(指)是力源。
這個是不太容易體會的,手指用力還可以想到。手掌實力只有慢慢體察。他有兩個,一個是手掌的重力,還有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握雞蛋的「窩」著的力。
這個是不太容易體會的,手指用力還可以想到。手掌實力只有慢慢體察。他有兩個,一個是手掌的重力,還有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握雞蛋的「窩」著的力。
(4) 一關節是活節。
這是業餘的最容易忽視的。因為這個指節的彎曲在日常的活動中不常用到。所以開始多數人都很僵硬,很不習慣。不容易彎下來。但是他是前面講的上下擺幅的有無和大小關鍵。因此必須開發!中指好一些站立性最強。無名指就要困難一點因為和絃的角度加大了。這時候手心更加要躬起來,(曲度更小)盡可能立直使他與弦的角度的小。否則就容易平著揉了。向京胡的揉弦看齊了。食指是最難的,因為他的彎曲度最大,要練的時間也是需要最長的。
四、壓揉如何有好的手型?
壓揉的道理不用再講了,關鍵是不要太民間化。要保持好的手型,只有在滾揉的手型基礎上進行。只要把第一關節相對固定,不要彎曲。鉗式鬆緊。把原來滾的上下運動變成相對的左右運動即可。
五、如何練習?
從中指開始,依次無名指、食指。先徒手單練,集中精力把單手的動作做準確、完整。這個練習還可以在看電視、等空餘時間抓住時間多練。一開始要「少食多餐」。固定感覺。以後再從強度上加強成型。然後單音長弓慢速的走。完成兩手的配合混成。一開始不要急,不要混過去,一下是一下,交待清楚了再來。
六、成效慢怎辦?
一開始按圖索驥,有了很開心。——興奮期。要想連續快一點,手很累——疑惑期。時好時壞。特別是食指。堅持時間不長。哪天才能好呢?——徘徊期。這時候已經離成功不遠了。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只要堅持、堅定肯定能夠走出來。
七、如何實習?
相當一部分人單獨練習還行。一上了曲子,就沒有了,出不來了。解決方法:短時值的高密度訓練;先一二三指順序單指在一拍以內(每分鐘60左右)快速的揉7下,沒有問題了,然後在121314161711(高音)的旋律下每個手指揉4下。(7大於4加大保險係數)進行隔音快揉。再後自編一個揉弦指的旋律進行連音揉。如23423467167164323等。目的是快速反應訓練以後,產生習慣性。一遇到真正的曲子就有了。
八、濃與味道。
這個問題是高級問題了。和歌唱家一樣每個人的顫音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同樣一段旋律有的演奏家一聽上去聲音就把你鎮住。有的平平淡淡感覺不深。其中奧妙之一就是揉弦的力度和密度。也就是業內所說的濃與淡的一說。所謂深情、激烈、奔放等樂曲或者樂段、樂句的要求都要用比較濃的揉弦來體現。我主張的濃的揉弦。儘管樂曲不是什麼時候都要的。但是該有的時候你出不來。那可聽性就大打折扣了。濃有淡易有。而淡有濃不定有。
九、達不到標準怎辦?
也不要擔心。就是專業的老藝術家和現在青年藝術家的揉弦都不盡相同。年紀輕一點的可以嚴格操辦。中老年朋友力求改進。只要第一關節打開,手指揉弦方向立著點就在譜了。
十、揉弦要變化。
學會了揉弦,只成功了一半。他只是一種通用的工具。要想味道講究。一定要變化。拉二胡的一定要懂唱歌。一般的京劇裏面的琴師都是對曲子理解非常權威。連演員都要聽講解。成方圓、陳琳、等都是二胡走出來的歌唱演員。開始我們不會揉弦全是大白音不好聽。但是會揉弦了全是揉弦同樣也不好聽。要掌握揉與不揉的間隔,如江河水。還有遲到揉弦、何終止揉弦的運用。以後單獨聊。
說了這麼多,純粹個人觀點,歡迎交流探討。
訂閱:
文章 (Atom)